“我市中药材资源丰富,有‘华中药库’的美称。”陈途委员建议,从全链条发力,推进咸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陈途委员建议,建立保障机制,确保规划实施落地,避免盲目无序引种扩种药材。对已经建好的道地药材种植示范基地要持续进行跟踪和培养,稳步提升中药材质量。
同时,加强中药材种植加工培训,培育专业技术人才,特别要以中药材生产企业为主体,以中药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作为依托,支持对本地中药材种植、中药材深度加工、濒危药材资源再生技术等开展相关项目研究和技术服务、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推广,提高中药材品质。
此外,加强产业合作,形成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合力。在种植方面,推行“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基地”的联合发展模式,扩大道地药材种植规模;在中药材加工方面,延伸产业链,鼓励企业开展中药材的收购、初加工及精加工服务;注重招商引资,引进品牌、资金、人才和技术,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提高中药材产品附加值;在市场销售方面,健全中药材流通网络,积极采用“订单农业”等方式,创新中药流通模式,在农业保险方面,进一步丰富中药材种植专用险种、适当提升保额,保护发展产业的信心和积极性;在打造咸宁道地药材品牌方面,加强中药材品牌建设,结合我市种植品种和饮料产业发展,加强研发“药食同源”“中药饮品”等,赋予地方特色,形成品牌效应。
(记者 杜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