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世光委员说,科技馆作为关键的科普教育基地,能够借助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向公众传递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点燃人们对科学的热情与兴趣。然而,咸宁市目前尚未拥有科技馆,这明显制约我市在科技教育和文化普及方面的发展。
针对咸宁市科技馆建设,游世光委员建议,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应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科技馆的建设进行科学严谨的规划。在选址时,需综合考虑交通便利性、人流量大小以及周边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等因素,以期更好地发挥科技馆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同时,加大投入,保障建设资金。科技馆作为公益性的科普设施,其建设资金来源需实现多元化,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后续运营的可持续性。在资金筹措方面,要积极争取财政拨款,还可通过社会捐赠、企业赞助等渠道筹集资金。此外,探索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科技馆的建设和运营。
此外,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科技馆。在科技馆的建设过程中,应着重凸显咸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致力于将科技馆建设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精品工程。要加强与国内外科技馆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展示技术,不断提升科技馆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
另外,加强管理,提升运营效率。要培养一支专业素养高的科普工作队伍,为科技馆的正常运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提高科技馆的利用率和社会影响力。
(记者 黄兰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