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崇阳代表团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代表们结合各自实际畅所欲言,现场气氛热烈。
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处处以事实和数据说话,讲成绩恰如其分,讲问题客观实在,讲措施具体明确,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尤其是,报告提到对崇阳发展健康食品用品、新型材料,打造全国美丽乡村典范县,推进咸崇高速、木三李水库、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创建等大力支持,对崇阳发展寄予了厚望。
郑俊华代表表示,崇阳将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全力以赴抓经济,锚定大健康、食品饮料、新型建材三大主导产业,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两大新兴(未来)产业,全面构建全县“3+2”现代产业体系。同时,以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为切入点,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打造宜居城区,增强县城安全韧性、形象品位。加快打造精品园区,深入推行“一区多园”模式,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新型材料产业园加快建设,加紧实施“双创园”满园计划,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打造美丽乡村,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竹茶药猪”等优势产业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加快补齐民生短板,重点关注“一老一小”,统筹推进紧密型医共体、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体系等建设。
徐望代表认为,报告提出今年“产业倍增、科技赋能、动力培育、能级提升、幸福咸宁”五大行动,并明确“支持崇阳打造全国美丽乡村典范县”,为崇阳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提供了遵循。接下来,崇阳县将千方百计抓项目、扩产能,坚定不移兴产业、调结构,因地制宜强县城、活乡村,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咸宁实践新篇章贡献崇阳力量。
成世清代表说,近年来,崇阳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以白芨为主导产业的石城镇,目前白芨种植面积超2万亩,已形成了育苗、种植、加工、展销全产业链雏形,接下来,将每年新增3000亩种植面积,进一步做实做强这一富民产业。
卢晓霞代表表示,桂花泉镇将进一步抓实产业夯基工作,立足全市实施“一乡一品”工程,做强林下露天蔬菜、雷竹、黄瓤西瓜、有机稻等特色农业产业。同时,围绕镇域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发展大健康和养老产业。
楚端斌代表建议,招商引资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大策划和推介力度,转变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尤其要加强前期考察和研判力度,力争招一个成一个。
冯昭光代表说,作为山区乡镇,港口乡接下来将在培育竹产业上下苦功夫,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上求新突破。
蒋文军、廖添文、陈仲军、胡涌等代表,分别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岗位实际、履职实际,谈感想、议发展、谋落实。
(记者 庞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