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正是采茶好时节,通城8万亩茶园迎来采茶季。
4月3日清晨,通城霞光茶业大柱山茶园。薄雾未散,茶农们已背着竹篓穿梭在青翠的茶垄间,指尖娴熟地掐下枝头嫩绿的一芽一叶。
“茶厂3月底开放采茶,目前每天有100多位农户在这里干活,一天能采鲜叶400斤左右。”茶园管理员余建辉介绍。
一捏、一提、一放,一枚枚新芽便落入篓中,这些带着白毫的嫩叶将在1个小时内被送往山下的加工车间,完成从枝头到茶杯的第一程奔赴。
制茶车间门口,茶农们排起了长队,“4斤5两,115元……”霞光茶厂称重员快速结算着当日的工钱。“每年清明前后我都会来这采茶,快的话一天能采个四五斤,算下来一天能挣个一百来块钱。”村民付女士笑着说道。
在制茶车间,机器轰鸣运转,浓郁茶香在空气中弥漫。摊青、杀青、揉捻、烘干……生产工序环环相扣。“我们各类茶叶加工设备共有350套,初精制加工、包装车间和仓库6200平方米,茶叶保鲜冷库500立方米,企业年生产加工能力可达550吨。”霞光茶业董事长胡华风向记者介绍。
霞光茶业全名为湖北霞光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宝塔茶厂,创建于1985年,是一家集种植、初制、精制、花茶加工生产及销售一体化的股份制企业。先后获评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被省科协授牌“院士专家工作站”,其中“霞光碧峰”多次荣获行业金奖,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拳头产品。
“公司目前已在沙堆镇、石南镇、塘湖镇等建立自有茶园,茶叶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主营龙井、毛尖、毫绿、红茶、茉莉花茶等品种,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胡华风表示,通城县政府不仅为茶企提供贷款贴息政策,还搭建了农惠通电商平台,在业务拓展上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近年来,通城积极发挥山地资源优势,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茶园面积近8万亩,茶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2024年来,全县已对8700亩重点茶园进行了深耕、夏秋茶采摘,全县茶产业系列产值突破10亿元,已辐射带动2万余名村民通过采茶实现就业增收。(丁伟、刘颖、吴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