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刚过,我市便紧锣密鼓召开四季度重大项目推进会。
这既是“懂经济、懂产业、会招商、会服务”理念的锲而不舍,又是“第一是项目、第二是项目、第三还是项目”理念的驰而不息,还是“扎实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三篇文章”理念的一丝不苟。
当前,扩内需、稳增长仍然要靠投资拉动,调结构、促转型必须要靠项目引领,补短板、惠民生最终要靠项目落实,抢机遇、抓发展关键要靠项目承接。
因此,必须打好这套“项目引领、落实、承接”的组合拳。
打好项目引领、落实、承接的组合拳,要调结构、促转型。要狠抓项目谋划,坚持扩总量和优质量两手抓;要敢谋善谋一批带动力大、牵引性强的项目,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大盘子”;要狠抓项目招引,聚焦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所需,深入推进产业链招商、“双回双创”等工作,切实提高招商引资针对性和转化率;要围绕“三率两量”做好各方面工作,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要加快推动一批标志性、关键性项目落地实施,确保产业倍增行动见行见效。
打好项目引领、落实、承接的组合拳,要补短板、惠民生。民生无小事,要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全力推进涉及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的民生项目;要健全项目服务保障协调机制,强化要素资源统筹调配,优先保障重大民生项目需求;要锚定民生领域的薄弱环节,建立“短板清单+项目库”机制,针对老旧小区无电梯、偏远乡村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谋划一批普惠性民生项目;要坚持以项目建设实绩论英雄,强化考核评价和跟踪督办,切实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加快推动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实现整体提升。
打好项目引领、落实、承接的组合拳,要抢机遇、抓发展。要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积极谋划推进港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要紧盯市场最新需求,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着力加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应用;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努力建设一批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的示范基地。
项目兴市,产业强市。全市上下要深刻认识项目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以满弓紧弦的姿态、以严把质量和安全底线的担当,推动项目快建设、快竣工、快达效,奋力夺取咸宁经济社会发展“全年红”。
(柯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