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抗旱减灾战场当成实践活动考场

来源:咸宁日报 日期:2022-08-22 字号: 分享到:

晴热高温天气仍在持续。根据气象资料分析,8月底前我市总体仍将维持高温少雨态势,部分区域高温综合强度将达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强。

面对极端高温天气,各地要做好抗大旱、防长旱准备,要把抗旱减灾战场当成“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考场,应“烤”答“卷”,确保今年抗旱减灾工作取得完胜。

答好关键少数的“示范卷”。旱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调研、一线部署;市委组织部发出了让党旗在抗旱减灾一线高高飘扬号召;市防办启动了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咸安追云降雨、通山全面应“烤”、通城稳产保收……各地抗旱减灾工作自上而下、层层推进。但是,高温干旱还未有“偃旗息鼓”之势,各级领导干部仍要继续带头下沉一线、靠前指挥,树牢“抗大旱、防长旱”思想,将压力传导到位、工作督促到位、措施落实到位。

答好党员干部的“实干卷”。旱情就是命令,抗旱刻不容缓。各机关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参与配合抗旱工作,在人、财、物等资源方面给予基层支持。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应急响应要求,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消除畏难厌战情绪,主动参与、主动作为、主动发力。要从改“坐”风、接“地”气做起,真下基层察旱情,拿出“晒黑八度”的勇气,撸起袖子到田间地头去,用“汗水指数”缓解群众的“旱情指数”。

答好人民至上的“民生卷”。旱情连着民情,抗旱就是保民生。在这紧急时刻,要坚持全市“一盘棋”,强化市县(区)统筹、部门合力、乡镇协同,确保抗旱步调一致、减灾不漏一人。要合理调度水资源,坚决确保人畜饮水安全,努力保障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最大限度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要做好长远布局,对水利设施的现有“家当”进行盘点,对今后科学管水、系统抗灾进行谋划,努力将抗灾转换成防灾减灾,真正让老百姓不再“靠天吃饭”。

40℃高温热不过“37℃人心”,只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真抓实干解民忧,方能在这场旱情大考中交上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吴超志)

责任编辑:胡少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