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正在按照“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原则,积极组织实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稳步提高疫苗接种人群覆盖率。湖北省疫苗接种工作也在有力有序推进,定点接种、专场接种、接种车上门、老人通道等多种服务正在开展。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事关人民生命健康,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疫苗接种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与这项工作的重要程度、推进力度相匹配。随着我省疫苗接种扩面提速,相应的服务措施也面临新的考验。接种人数在增加,人群范围在扩大,接种第一针和第二针的人群还会出现重叠高峰,面对不断变化的情况,服务措施也要因时而变,主动进行动态化调整。如何更科学地调配医疗资源?如何缩短接种人群的排队时间?如何让老年人享有更贴心的服务?如何让第二针顺利接上?这些都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
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是在“知情、同意、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免费接种,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体现。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更安全、更便民、更智能,就能更好提升人民群众对疫苗接种的支持度、满意度。“免费接种”,并不意味着服务上可以粗糙一点,效率上可以迟缓一点,操作上可以马虎一点。疫苗接种是科学严肃的事,是为民服务的工作,既要严谨有序,又要温暖温情。以便民、利民为目标,加强疫苗供应保障,增强工作主动性,改进服务精细度,就能更好推进疫苗接种工作。让接种点的选择多一点,预约智能化程度高一点,减少“站到腿软”的无奈和“约不到”的担心,就能更好地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疫苗接种也是对公共服务能力的检验。一段时间以来,为了满足群众的接种需求,湖北不少疫苗接种点的医护人员连轴转,接种点的分布也越来越多。为了照顾年纪大的接种对象,不少接种点还开辟了绿色通道。无论是为排队的人群搭凉棚,还是增设休息座位,无论是社区、接种点联动发布接种信息,还是湖北产新冠疫苗年产能增扩,每一点进步,每一点提升,都是朝精细化方向更迈进一步。
打造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湖北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是深入推进健康湖北建设的必然要求。疫苗接种,需要我们工作上更有节奏、更有章法,加强组织协调,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责任编辑: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