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人民政府2015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十一条之规定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发布等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通城县人民政府编制了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本报告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信息办理情况、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六个部分组成。电子版可在通城县委县政府综合门户网站《中国通城政务网》(域名为:http://www.zgtc.gov.cn/zw/)“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栏目下载。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5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一、概述
2015年,我县按照国务院、湖北省、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条例》,根据各单位职责分工,将工作责任层层分解落实,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方案和配套措施,加强协同配合,有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确保本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依法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主要工作有: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机构队伍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条例》和省、市政府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县政府办公室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作用,积极推动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序开展。进一步强化县政府办公室信息科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职能,配齐、配强人员,加大指导、协调、监督、推进工作力度。截至2015年底,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职人员2名,兼职人员60人,为做好信息公开工作提供了必要保障。
(二)按照上级要求新建政务公开网站
2015年4月份,按照国办发〔2015〕15号、鄂政办发〔2015〕21号文件的全新要求,我县拟定了政务网站建设新方案。经过近3个月的紧张工作,《中国通城政务网》于2015年7月1日正式上线。新网站突出了“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三大功能,共有85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栏目,其中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栏目达49个。从目前情况看,随着《中国通城政务网》的正式上线,我县政府网站建设已经构筑了新框架、搭建了新平台、明确了更高的定位,为下一步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迈出了重要一步。
(三)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工作机制
我县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县委、县政府考核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的重要内容,做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与其他业务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形成了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工作格局,确保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面、深入、扎实、有效的开展。
严格按照《条例》的要求,将编制《通城县人民政府2015年信息公开目录》和《通城县人民政府2015年信息公开指南》作为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点抓紧、抓实。认真编制《目录》和《指南》,并及时向社会进行公开,确保县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规范化和系统化。通过《目录》和《指南》的编制并公开,使基层群众对政府信息公开有了直观的了解。同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编制和发布工作,每年3月20日之前,通过《中国通城政务网》发布上一年度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制定出台《通城县行政事业单位依申请公开制度》、《通城县政务公开评议制度》和《通城县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实施细则》等制度,规范了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填报、更新等程序,强化了监督保障、责任追究等举措,切实做到政府信息公开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四)发挥各类信息公开平台和渠道作用
一是继续规范政府网站信息公开专栏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在《中国通城政务网》首页专门设立了“机构设置”、“通知公告”、“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等专栏,信息公开指南、信息公开目录、信息公开年报、依申请公开、信息公开监督机制、规范性文件、重大建设项目、价格收费、保障性住房、财政编制公开、三公经费等栏目一目了然。截至2015年底,仅仅半年时间,《中国通城政务网》上传更新各类信息3600余条,累计浏览量近20万次。二是因地制宜,构建多样化的公开渠道,方便公众查阅和获取政府信息。我们要求各乡镇、各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公开信息查阅、索取的场所,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查阅信息的需求。三是继续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渠道的作用,继续提升档案馆、图书馆、行政服务中心等各类公共查阅点及其他现有公开渠道的服务水平。
(五)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2015年,我县加快推进了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认真推进行政权力运行信息公开、财政资金信息公开、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和公共服务信息公开,截至2015年底,“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共公开信息1765条,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获取和利用与自己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信息资源的需求。
1、认真推进行政权力运行信息公开。加大政府工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清理及公开力度。2015年,我县积极部署开展简政放权工作,再次对全县审批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县级行政审批事项由268项精简到131项,削减率达到51%,并通过文件、报刊、公示栏等媒介将行政审批事项及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名称、受理部门、审批依据、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公布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2、认真推进财政资金信息公开。一是财政预算、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按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实施公开透明预算制度的总体部署,我县及时通过《中国通城政务网》公开《关于通城县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通城县2015年公共财政预算收支表》和《通城县2014年度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决算总表》等财政预算文件资料。同时,组织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做好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工作。截止2016年1月底,74家单位已通过《中国通城政务网》对外公开2014年部门决算和2015年部门预算公开说明,191家单位已通过《中国通城政务网》对外公开2015年度“三公”经费使用情况。二是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加大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公开采购过程以及采购结果,细化公开中标成交结果,逐步建立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执行、结果全过程信息公开制度。同时,做好政府采购相关投诉处理结果的信息公开,自觉接受公众监督,保障采购人和广大供应商的合法权益。
3、认真推进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一是加强征地和土地出让信息公开。在国土资源部门网站公开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在《中国通城政务网》上发布2015征收土地方案公告35条,2015征收土地补偿安置公告33条,2015建设用地批文公告22条。二是加强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将住房保障政策、建设项目、竣工套数、入住对象、分配环节、分配结果和后期管理等信息通过《中国通城政务网》全程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2015年,共发布保障性住房信息23条。同时,落实专人负责档案的管理、归集、查阅工作。对已享受廉租房补贴和实物配租的家庭实行纸质档案、电子档案资料“双备存”,保证公开查询。三是加强招投标信息公开。抓好通城县公共资源交易网的建设和管理,全县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备案、招投标情况、结果公示公告不仅要在通城县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公开,而且也要在《中国通城政务网》上公开。2015年,在通城县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发布信息165条,在《中国通城政务网》上发布信息81条。
4、认真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公开。(1)加强教育工作信息公开。县教育局加强教育信息公开,全面推进社会关注度高的教育信息公开。在《中国通城政务网》上开设教育领域专题,在《通城教育信息网》上开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救助与资助等栏目,用于教育领域相关信息的公开。2015年,共发布教育信息520条。(2)加强医疗卫生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按要求全部公示医疗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以及药品价格。对增加的医疗项目与增补的基本药品价格信息及时予以公开。70%的医疗卫生单位采用电子显示屏公开,同时,在《中国通城政务网》、《通城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网站》上开设卫计领域专题,用于卫计领域相关信息的公开。2015年,共发布卫计信息216条。(3)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公开。通过人社部门就业电子显示屏以及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宣传栏,大力宣传就业政策、及时更新就业信息。同时,在各乡镇和各村(社区)公示栏公示低保信息,将救助政策、程序,救助对象住址、保障人口、保障标准等内容全部予以公示,全面接受社会监督,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2015年,共发布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188条。(4)加强社会救助信息公开。重点做好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重度残疾人救助、老年人生活补助、居家养老等信息公开工作;实行救助实施过程公开,加大救助对象人数、救助标准、补助水平和资金支出等信息公开力度。同时,在《中国通城政务网》、《通城县民政局网站》上开设救灾救助专题,用于救灾救助相关信息的公开。2015年,共发布社会救助信息86条。
(六)强化信息公开工作人员业务培训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训,将学习《条例》以及信息公开审核程序、操作程序纳入培训内容,使广大领导干部、群众更进一步加深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了解,提高各级领导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全面培训基础上,重点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经办人员的业务培训,使经办人员更好地领会精神实质,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经办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依法、全面、准确、及时地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15年,全县共举办了5场业务培训班,315人次参加了业务培训。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信息总数。2015年,我县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536条,其中《中国通城政务网》公开2324条,其他方式公开2212条。
(二)信息查阅场所。县档案馆、图书馆、行政服务中心开辟专门区域,添置查阅、复印等设备,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方便公众查阅。
(三)其他渠道。通城电视台等县内主流媒体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积极配合做好主动公开信息的发布工作,对政府信息公开进行了广泛宣传,进一步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向深入,取得了良好效果。各职能部门有的通过上级部门的官方网站,有的通过自己的官方网站,有的在办公场所或办事窗口以公开栏等方式公开本单位、本部门的办事指南,包括内设机构分布情况、工作职责、办事流程图等,将政府信息公开情况告知群众。
三、依申请公开信息办理情况
2015年,我县未受理一起依申请公开信息办理事项。
四、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未收取任何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全年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17件,其中,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6件,被依法纠错数5件,其他情形数6件。全年因政府信息公开被提起行政诉讼12件,其中,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2件,被依法纠错数3件,其他情形数7件。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5年,我县稳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与《条例》要求以及公众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政府信息公开范围需进一步拓展,公开内容需进一步深化,公开形式需进一步优化,信息公开的有效性、便民性需进一步提高;二是工作发展还不平衡。部分乡镇、县直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对滞后;三是工作队伍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全县专职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人员很少,绝大多数是兼职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且人员经常变动,容易造成工作脱节;四是宣传工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增强,公众知晓率和参与率还需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市关于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关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深化主动公开工作,不断提升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质量和数量,继续优化政府信息公开渠道,进一步丰富公开形式,不断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层面,加大教育、卫生、供水、供电、供气、环境保护、交通、公路等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信息的公开力度。
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规章制度,加大督促检查绩效评估力度,促进各乡镇、县直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严格依规开展,取得实效。
三是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全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四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LED显示屏等形式加大对《条例》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条例》的知晓率和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关注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通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一六年二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