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11336909/2025-07936
  • 文  号:
  • 发布机构: 咸宁市人民政府网
  • 主题分类:政务公开
  • 有 效 性:有效
  •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4日
  • 名  称: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字号: 分享到:

2024年,咸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一体推进法治咸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实现了新发展。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等12项工作在全国会议上作经验交流,打击跨境赌博等5项工作获得国家部委领导批示肯定,城市街区治理等28项工作被国家部委简报刊发推介,全省宗教专项工作等10个现场会在咸宁成功举办,行政执法监督等14项工作在全省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坚持政治引领全面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

1.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常态化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硬任务,作为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课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实现党委(党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覆盖,市政府主要领导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交流发言。举办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培训班、全市法治建设培训班等,有力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

2.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2024年,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法治政府建设重要事项分别为11次、12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安全生产、人民调解、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法治工作多次作出指示批示。高规格召开全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进一步明确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召开全市公安、未成年人保护、平安稳定等专题会议,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落实。组织开展2024年度法治督察、法治建设绩效考核,加强日常协调督办,切实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

突出良法善治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1.重点领域立法取得新成效。紧跟时代脉搏、紧扣市情实际、紧贴群众期盼,深入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出台《咸宁市淦河保护条例》,高质量完成《咸宁市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等3个立法项目调研报告法治引领保障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

2.依法行政制度供给取得新成效。顺应改革发展需要,综合运用立改废手段,持续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2024年,共清理政府规章5部、行政规范性文件153件,宣布废止14件,部分修改13件,启动修订5件,84件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有效夯实依法行政制度基础。

3.政府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成效。聚焦服务发展,统筹推进“三分一定”等121项政府工作改革,深化府院联动、府检联动,助推依法行政。2024年,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等12项工作在全国会议上作经验交流,打击跨境赌博等5项工作获得国家部委领导批示肯定,城市街区治理等28项工作被国家部委简报刊发推介。

全面依法履职法治惠民惠企实现新发展。

1.行政执法更规范。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市区7个领域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10个领域不再单独保留执法队伍。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加强食品药品、城市管理等执法力度,城市街区治理等工作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加强执法监督,成立咸宁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建立线索移送处置机制,面向社会征集行政执法问题线索,建成完备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咸宁市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在全省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大力推进柔性执法,持续深化行政处罚“四张清单”制度,让2.2万家市场主体受益。

2.便民服务更高效。落实全域“一张清单”机制,市县两级发布依申请和公共服务事项13374件,全部实现网上办。建成“咸宁市电子证照库”,归集169万份证照数据,实现100类电子证照免提交,推进68个主题事项实现集成办,146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事项下沉乡镇(街道)、村(社区),与5省11市县实现793项事项“跨省通办”。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工作,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受理,咸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运行质效排名全国第44位,位居全省第1位。

3.营商环境更优良。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深入实施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六大行动”。积极创建营商环境先行区,开展“政府履约”专项行动、法治体检惠企等活动,全面落实各类惠企政策,全市累计兑现惠企政策2487个,惠及企业25.41万次,拨付“免申即享”资金4.01亿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20.86亿元。现有市场主体381306户,较2023年增加20047户,增长5.55%,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四)深化全民普法推进普法依法治理提升新高度。

1.全面加强普法宣传加强重点人员学法,组织1.5万名干部参与线上学法。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出庭应诉,实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此项工作被《法治日报》推介。建立法治副校长“五个一”工作机制,实现498名法治副校长依法规范履职。积极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大主题普法宣传常态化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创新普法方式,播出法治热线节目156期,发布普法信息1277条,受众200万人次,有力夯实法治根基。2024年,咸宁市2个单位、2名个人获全国“八五”普法表彰,7所学校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2.全面深化基层治理。强化社会治安防控,构建以“情指行”一体化为龙头的现代警务体系,严厉打击严重暴力、黄赌毒、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实现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风险隐患“双清单双交办”机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行动。2024年,成功调解各类纠纷44180件,矛盾纠纷调解有效率达98%,此项工作被《法治日报》推广。加强公共法律服务,2024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994件、公证案件18384件、司法鉴定案件7929件。咸宁市3个集体、2名个人荣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法治政府推进力度还不均衡。各地各单位重视程度、推进力度不平衡,在推进一些重点领域依法治理上仍需持续发力,在打造惠民惠企服务亮点上还有待加强。

(二)行政执法质效还有待提升。重点领域执法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柔性执法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执法人员能力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强化思想引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一丝不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确保法治政府建设行稳致远,确保中央法治建设决策部署在咸宁落地落实。

(二)全力服务发展。聚焦服务“五大行动”,全面依法履责,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推进依法决策。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涉企服务审批监管,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综合查一次”,健全完善企业“有诉必应”问题解决长效机制,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法治获得感。

(三)深化法治惠民。深入实施行政执法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聚焦群众关切,持续加强和规范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执法,规范涉企执法,深化柔性执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积极开展“送法进园区”“平安咸宁全域提升”等法治惠民惠企实事项目,以优质服务不断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四)推进普法治理。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化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法治副校长、“法律明白人”工作。深入开展重大主题普法宣传,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加大新媒体普法宣传,不断夯实法治根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和矛盾纠纷化解,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但堂丹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