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深入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年”之际,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锚定“争先进位、走在前列”奋斗目标,以“五优工程”为重要抓手,锻造“硬核”法官队伍,促推“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其他各项工作提档升级”,为当好支点建设生力军、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贡献积极力量。
定框架:制度先行,拆透“五优”任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进一步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的有关要求,充分发挥优秀文书、优秀庭审、优秀案例、优秀答疑、优秀司法建议在统一法律适用、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市中级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五优工程”的实施方案》。
方案明确在全市法院打造一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新颖性、指导性的优秀文书、优秀庭审、优秀案例、优秀答疑和优秀司法建议。要求各基层法院、咸宁中院各业务庭室承担主体责任,咸宁中院审管办、研究室共同承担统筹、督办责任,确定各个阶段、各个部门的任务,确保“五优”推进有章可循。
强能力:培训赋能,教会“五优”方法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围绕“五优”重点领域,咸宁中院分层分类开展能力提升活动,帮助干警吃透标准、掌握技巧。
从全省审判业务专家到高校教授学者,从论文写作培训到案例撰写培训,咸宁中院精准对接“五优”培育需求,搭建“专家授课+实务讲解+互动答疑”的立体化培训体系。先后邀请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监二庭副庭长李治国、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赔偿办主任龚瑜等全省审判业务专家开展专题授课。同时邀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张作华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员代高洁,针对论文写作和论文改稿,开展专题辅导,帮助干警打通“理论+实践”的学习堵点。
此外,民事、刑事、执行等业务条线还同步开展沙龙、夜学、专题培训等交流活动,让干警在分组讨论中分享“五优”培育经验。各基层法院结合自身实际,自主组织内部培训,确保“五优”能力提升覆盖全体干警。
抓推进:机制护航,守好“五优”落地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为确保“五优工程”有力推进,市中院建立“督办有力、考核挂钩”的工作机制,通过层层压实责任、环环紧盯落实,为“五优工程”实施筑牢刚性支撑。
在督办管理上,市中院建立“五优”工作台账,对各责任部门报送的入库“五优”项目进行管理和审核把关,组织责任部门向审判委员会报告培育和报送“五优”项目情况。定期通报各责任部门报送进度、项目质量、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等。
在考核奖惩上,将各基层法院和市中院各业务庭室落实“五优工程”情况纳入考评管理范围,对落实情况较好、成绩突出的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推动不力、落实情况较差的进行约谈提醒、通报批评,年终进行考核奖惩。
“五优工程”实施以来,咸宁法院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全市法院2个集体、3名个人获省级以上荣誉,2份裁判文书、1场庭审、1个案例获评全省法院优秀等次。
(汪思敏、王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