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咸宁科创中心内一派忙碌景象。市科技局农社科科长何雪莲正与武汉科技大学工业机器人项目团队开展交流商讨,从技术细节到配套设施,事无巨细。
何雪莲的这份“贴身”服务,源于市科技局创新推行的科技服务专员制度。该制度为重点项目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不仅成为项目落地生根的“催化剂”,更化身干部实战练兵的广阔“沙场”,有效推动干部在项目建设一线锤炼本领、提升素质。
这是市科技局持续深化“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市科技局将“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深度融入科技创新工作全局,以对标学习、科技赋能、实战练兵为抓手,全面开启干部能力提升新征程。
自今年3月咸宁科创中心启动建设以来,科技服务专员们便作为“先锋队”活跃在一线。在他们的高效协调下,武汉大学咸宁低空经济创新研究院项目于6月16日顺利签约落地。6月23日,武汉大学翁子扬教授团队到科创中心对接装修布置方案,目前团队结合工作需求及楼层实际已完成设计施工调整。
“项目推进面临各种困难,但自己的能力却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得到了提升。”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科四级调研员童艳介绍,市科技局积极拓展高校合作“朋友圈”,吸引武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科技学院等高校的25个优质科创项目意向入驻咸宁科创中心,涵盖 AI教育、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的运营协调和项目二期建设同样是市科技局干部实战练兵的“主阵地”。
市科技局双创中心工作人员吴强奋战在离岸科创园二期项目一线,目前二期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0%,预计7月底或8月初可新增1.87万平方米的发展空间。
市科技局双创中心主任杜娇表示,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二期建设完成后,将进一步对接武汉高校和科研资源,探索“研发在武汉、生产在咸宁”的飞地模式,加速技术成果本地转化。
市科技局为持续深化干部素质提升成效,同步强化理论武装与顶层设计。通过举办全市科技系统干部讲堂暨“加快支点建设大讨论推动咸宁发展大反思”学习研讨交流活动,采取“骨干示范讲、全员参与学”的形式,有效激发干部学习内生动力,促进学习成果向工作动能转化。
此外,市科技局还出台《咸宁市科技赋能行动2025年实施方案》,明确“9526”科技创新指标体系,为干部履职尽责提供了清晰精准的指引,不断夯实干部能力根基,为咸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持久的科技动力。
(谭宏宇、朱江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