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电影《南京照相馆》正在热映,银幕之中的故事令众多网友为之心痛,其实银幕之外的身边真实历史比电影更加曲折。
在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抗战历程中,英勇不屈的咸宁人民众志成城、浴血战斗,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英雄壮歌。
为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我们一起寻访咸宁的革命旧址和抗战足迹,在重温抗战英雄故事中感悟硝烟中的悲壮、号角里的激昂,致敬民族脊梁,致敬为新中国成立献出了宝贵生命的革命英烈,永远铭记与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把爱国热情熔铸为奋斗与成长的不竭动力。
咸安
■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纪念馆
1926年8月,国民革命军由湘向鄂挺进,与调集重军扼守汀泗桥的军阀吴佩孚激战,占领了汀泗桥,使革命的势力迅速发展到长江流域。为了纪念这一重大战役及在战役中牺牲的烈士,1929年,国民革命政府在此修了烈士墓、纪念碑和纪念亭等以示纪念。
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由烈士陵园、塔垴山战场遗址和纪念馆三部分组成,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纪念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地址:汀泗桥镇汀泗桥(集镇)
■何功伟烈士故居
何功伟是武汉“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938年6月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中共党组织派遣回家乡开辟鄂南抗日根据地,任鄂南特委书记。1940年6月,日寇进犯宜昌,中共湘鄂西区特委改组为中共鄂西特委,何功伟任书记。1941年1月20日,因叛徒出卖,何功伟在恩施被捕,英勇就义,年仅26岁。
何功伟烈士故居由老屋和纪念亭二部分组成。纪念亭坐落在故居对面50米处的山坡上,塔式题词牌坊上刻有原国家主席李先念等领导的题词,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桂花镇柏墩村中田畈何家湾
■“三·一八”惨案丛葬坑
1939年3月15日至17日,日军角和部队与国军197师丁秉权部40团在望稼墩一带激战惨败后,于3月18日对大屋万周边等9个村庄进行疯狂报复,使112人同日身亡,20户被杀绝,420余栋房屋被烧毁,135户388人成了无家可归的难民。
2015年,咸安区委、区政府把大屋万村湾旁边的两栋闲置平房拆迁新建成咸安“三·一八”惨案丛葬坑陈列室,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屠村咸安高桥大屋万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见证。2008年,“三·一八”惨案丛葬坑被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高桥镇澄水洞村
赤壁
■羊楼洞烈士陵园
羊楼洞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是国内三大集中安葬抗美援朝时期革命烈士的地点之一。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最紧张的时期,大量伤病员从前线转运到后方,急需救治。湖北省军区在羊楼洞筹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七预备医院,承担起这一艰巨任务。5年间,这里先后救治了1200多名伤病员,期间,陆续有142人因救治无效牺牲,就地安葬在医院附近的墓地。
地址:赵李桥镇羊楼洞村十六组老营盘茶山
嘉鱼
■簰洲湾抗洪烈士陵园
簰洲湾抗洪烈士陵园是为纪念1998年抗洪抢险中牺牲的高建成等19位解放军官兵而建,1999年7月落成,占地约5300平方米,紧邻抗洪纪念馆。这是全国唯一一座抗洪烈士陵园,是弘扬抗洪精神的重要阵地,2014年被列入湖北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簰洲湾镇民垸中堡村
通城
■通城秋收暴动纪念馆
1927年,在八七会议指引下,罗荣桓同志在此领导发动了鄂南秋收暴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城“八·二〇”暴动,打响了鄂南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人“枪杆子里出政权”早期实践的重要见证。
为让通城“八·二O”暴动精神丰碑永存,2018年,通城县委、县政府主持新建了通城秋收暴动纪念馆。纪念馆基本陈列共29个单元、6万余字,展出图片260张、场景2个、视频6个、地图6个、电视屏4个、雕塑3组。
地址:塘湖镇荻田村
■罗荣桓元帅早期革命活动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塘湖镇荻田村黄氏宗祠内,总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为两层砖木结构的古屋。馆门内上方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上将钟期光亲题“缅怀先烈 激励后人”八个大字。馆内有罗荣桓汉白玉雕像、老式雕花床、纺车、起义时用的枪、刀等实物,是通城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等。
地址:塘湖镇荻田村
■天岳关抗日将士阵亡纪念亭
天岳关地势险峻,紧扼湘鄂要道。 1938年夏秋,九江、武汉相继沦陷,为阻击日军进犯长沙,曾参加台儿庄会战和武汉保卫战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八军九十二师等部于1939年撤至平江县与通城县交界处,据守天岳关一线。在此激战两昼夜,全师将士誓死抗日,给日军以重创。
为纪念抗战阵亡将士,师长梁汉明在天岳关西侧通城县境内建墓勒石,建有天岳关抗日阵亡将士纪念亭、无名英雄墓碑。蒋介石、薛岳(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李仙洲(第十二军军长)分别题词“气壮山河”“浩气长存”“人类之光”。墓碑四周是石栏杆和大小不一的碑林,共收藏着国民革命军各级军官及当地军政要人题词400多块。
1988年,为纪念抗战爆发50周年,通城县全面修缮了该墓。199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中央电视台在7月18日的新闻联播中介绍了该墓。200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通城县麦市镇
■九岭阻击战
“欲保长沙,先保九岭”,曾国藩在总结湘军与太平军作战如是说,抗日战争印证了他的观点。1938年至1943年,在旷日持久的九岭阻击战中,日寇发动6次大规模进攻,国民革命军官兵抛头颅、洒热血,共计伤亡?4600?余人。特别是第79军所部的第98师和?37?军所部第?140?师,牺牲尤为巨大。与此同时,八路军南下支队、新四军及民间的抗日组织,也积极投身这一场伟大的保卫战,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六年里,疯狂的日军硬是跨不过这小小的九岭,九岭也因此被岗村宁次哀叹为“日军悬崖”,成为当时全世界的焦点。
1942年第三次长沙会战之后,为了纪念牺牲将士,中国守军58军鲁道源军长在第三次长沙大捷后立下一块碑刻“立马九岭”,特拨款在九岭村下石井修建纪念亭。
碑刻和纪念亭之后被拆毁,下落不明。2017年8月,通城县、平江县各界人士自筹经费10多万元在106国道下石井加油站北侧重建“立马九岭”碑,现已被公布为通城县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马港镇九岭村下石井106国道旁
崇阳
■陈寿昌烈士陵园
1934年11月,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兼红十六师政委的陈寿昌与师长徐彥刚一起,率领红军在崇阳高枧乡老虎洞,与国民党33师两个团遭遇。因敌我兵力悬殊,我军伤亡400多人,陈寿昌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8岁。追悼会后,陈寿昌就地安葬在崇阳县金塘镇河坪村。2002年,崇阳县人民政府组集资修建陈寿昌烈士陵园,该陵园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址:金塘镇畈上村
通山
■冷水坪鄂东南道委旧址
冷水坪革命根据地也是长江以南湖北坚持到最后的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时期(1925-1937年),冷水坪是湘鄂赣省委、省军区、鄂东南道委、红五军、红八军、红16师、红17师、红3师等党政军机关所在地,建有红军医院、兵工厂、被服厂、军政干部学校、列宁学校、工农兵银行,是湘鄂赣边区革命的指挥部。彭德怀、何长工、萧克、李灿、陈寿昌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在这里战斗,省委特派员吴致民在冷水坪英勇牺牲。
冷水坪革命烈士陵园主要建有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墓、冷水坪革命根据地历史介绍亭,是国家2A旅游景区。
地址:厦铺镇冷水坪村村委会
(杜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