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日历撕掉了一半,被闷坏的我,重游了身边所有的公园,掏出手机,发布在朋友圈里的,都是戴着口罩,看不见笑容的自拍,想起往年与朋友相伴,奔赴远方,玩水登山,那才是最完美的夏天。
其实在我的印象里,咸宁只与冬日的温泉有关,一壶姜茶,赤身汤池看雪花消融掌心,褪去生活的疲惫。
直到那天坐上朋友的车,路遇没有高楼遮挡的天空,我才知道原来咸宁还藏着森林,和海一样的湖泊。
路随着山峦连绵,摇下车窗,摘下口罩让自然的清凉迎面吹来,我想,我找到了,咸宁的最完美打开方式。
这里是咸宁风景道,以970公里的国省道、县乡道为脉络,贯连了咸宁全域的旖旎风光,同时风景道联动了各大景区,移步即景,放眼皆是绝妙。
咸宁风景道全线规划有公路驿站、停车区、观景平台与交通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而满足了多样化的交通需求。
根据地域文化特色,咸宁风景道设计分为:闲乐线、贤采线、鲜游线、险幽线与仙远线,按喜好出发,每一次都是全新的旅程。
闲乐线
如果喜欢玩水,可以选择闲乐线,千湖之省的人们,打心底就对水有着复杂又微妙的亲近感。
我和朋友喜欢在湖边扎帐篷,无目的地在湖边悠闲漫步,累了就躺倒在草地上,找个话题聊上许久,任清凉带着湿气的风抚面吹来。
时间充足的话,我们会租条小船,划到湖水中央,又或者用船头拨开荷叶,在一片翠绿中,寻觅淡雅的时光。
闲乐线的东边,还有一处国家级的湿地公园,万顷碧波,渔帆点点,还可以拍水鸟,掏出相机架起长焦总能拍出好几张满意的照片。
咸宁盛产楠竹,147万亩的绿野,星罗棋布,阳光穿过随风摇曳的竹林,竹叶纷飞里还能闻到隐隐的茶香。
贤采线
记得老家的书房里,摆满了爸爸年轻时收藏的小人书,有一册赤壁之战的连环画中,描绘了黄盖的骁勇与火烧连营的壮烈。
而书桌上,还摆着一张多年前,站在赤壁矶头的临江悬崖边,爸爸与摩崖石刻的合影,脸上满是笑容。
通过贤采线,我们可以去到位于赤壁的三国古战场,这里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七大战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
除此之外,贤采线还串连了明清古街与砖茶小镇等一批,优质的咸宁地域文化和人文看点,在感受民俗风貌的同时,一饱贤士之风采。
鲜游线
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可能连水稻都没有亲眼见过,从小只知道,蔬菜是早上从市场买回的,西瓜冰镇在妈妈回家后的冰箱。
可能有些老社区里,家里的长辈,会在屋顶开辟一小块“私家田园”,种些小菜供自家食用。
即便种下的品种再多样,屋顶的小片天地,终究还是比不过亲近自然的田园牧歌,其实离生活不远。
在鲜游线上,遍布的各类采摘园,还有湖北第一村组的国家乡村公园可不是闹着玩的,游览诗意的田园风光,必须得亲身体验一下农事的鲜活。
屋舍边的大铁锅,柴火噼啪作响,鱼糕麻饼要是吃不够,锅里还炖着祖传秘方的土鸡汤。
险幽线
群山环绕,溪流潺潺,错过了万亩樱花绽放的季节,走进一旁的山林,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险幽线上有连绵的青山,有神奇的洞穴,远离喧嚣,向远处一嗓高呼,万物生灵都成为了你的听众。
幽谷看似惊险,深入其中,会遇见高山湖泊,还有我国落差第二大的瀑布,高达96.6%的森林覆盖,是国内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天然大氧吧。
登上山顶,巨大的白色风车,沿着山脊一字排开,清爽的山风吹乱发丝,满眼都是浮于云海之上的绿,打开相机加上滤镜,好似进入了宫崎骏的梦境。
静夜的主峰,是露营客与观星者的世界,帐篷里的低声私语,在绝美星空的陪伴下,将迎来震撼的曙光。
仙远线
总有一些人,喜欢追逐遗失的脚步,发思古之幽情,抒抚今之情怀,咸宁的西南部,藏匿着美丽的传说。
这里有众多古迹,还有着厚重底蕴的偏远村落,步入小道,竟能找到北宋时期的古雕、古院和古建筑。
不起眼的深山村落,古老而又神秘的道观佛寺,环山、古树、老井、石桥和遗址,世外桃源般的远山仙谷,被崭新的道路,送到了跟前。
直到现在我才发现,城林共生,泉湖相映,便是咸宁最贴切的写照,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我们向往自然。
其实,它离我们的距离并非遥远,逃离喧嚣回归自然,970公里的山与水,始于咸宁风景道。
由咸宁市交通运输局、咸宁市公路管理局组织编制、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统一策划的咸宁风景道体系,贯彻了咸宁生态优先、绿色崛起的战略。
同时也是优化空间布局、推动沿线经济产业发展、加快全域旅游升级、向外输出咸宁市绮丽风景的重要抓手。
咸宁风景道以线串珠,是交旅融合、城乡统筹、旅游扶贫、景城共建的精准诠释,更是一条山水相济、人文共美、主客同享的综合性公路经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