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故乡的端午节总是热闹非凡。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艾草和菖蒲,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而咸鸭蛋,更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美味。
嫂子们总是提前几天就开始腌制咸鸭蛋。她们从集市上买来新鲜的鸭蛋,仔细挑选那些个头饱满、外壳光滑的。然后,将鸭蛋放入一个大盆中,加入适量的盐和水,搅拌均匀,让盐充分溶解。
接着,把鸭蛋一个个放入盐水中,轻轻摆放在盆里,确保每个鸭蛋都能被盐水浸没。最后,用一块干净的布盖在盆上,将盆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耐心等待着咸鸭蛋的蜕变。
腌制咸鸭蛋的过程虽然简单,但需要时间和耐心。听长辈们说,咸鸭蛋的好坏,取决于盐水的浓度和腌制的时间。盐水太淡,鸭蛋不够咸;盐水太浓,又会过咸。而腌制的时间,短了鸭蛋不够入味,长了又会变硬。一定要精确把握时间,做出来的咸鸭蛋才美味。
经过十几天的腌制,咸鸭蛋终于可以出盆了。小心翼翼地将鸭蛋从盐水中捞出来,用手轻轻擦拭干净,一个个圆溜溜的鸭蛋,外壳上还带着些许盐粒,在阳光下闪着光。
煮咸鸭蛋的时候,整个厨房都弥漫着一种独特的香味。将鸭蛋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水,用大火煮开,再转小火慢慢煮上十几分钟。
煮好的咸鸭蛋捞出来,放在凉水中浸泡一会儿,这样剥壳会更容易。剥开咸鸭蛋的外壳,露出里面金黄的蛋黄和洁白的蛋白。蛋白紧实而有弹性,蛋黄则油光闪闪,仿佛一颗金黄色的宝石。
用筷子轻轻戳开蛋黄,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那是一种咸香与醇厚交织的味道,让人垂涎欲滴。可以把咸鸭蛋切成两半,放在盘子里,撒上一点葱花,再淋上几滴香油。那葱花的清香与咸鸭蛋的醇厚完美融合,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
咸鸭蛋不仅美味,还承载着小伙伴们童年的欢乐。端午节那天,我们会拿着家里大人腌制的咸鸭蛋,和小伙伴们一起比赛“撞蛋”。大家把咸鸭蛋装在网兜里,挂在脖子上,兴奋地围在一起。比赛开始,两个咸鸭蛋轻轻相撞,发出清脆的碰撞声。谁的咸鸭蛋先破,谁就输了。那些没有破的咸鸭蛋,仿佛成了胜利的象征,被我们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而那些破了的咸鸭蛋,也被我们迫不及待地剥开,品尝着那独特的美味。虽然咸鸭蛋撞破了,但我们的笑声却在空气中回荡,久久不散。(陈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