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姣
捣青草为汁,和粉为团,色如碧玉,不甜不腻, 带有清淡且悠长的青草气息。
清明时节,吃青团是南方地区的传统习俗。 家乡其实并没有吃青团的习惯,第一次吃青团,还 是在江南水乡。
那是一个黛瓦白墙的古镇,烟雨蒙蒙的天气 里,桥下有人叫卖“青圆子”。竹编的蒸笼上,一个 个圆滚滚的青团碧青油绿,散发着浓郁的艾香味, 从色彩到口感都带着浓浓的春天气息。
上好的青团是用早春艾草芽头挤出来的汁, 将糯米粉染成碧绿色,同时留有清香,还能看得见 艾草。现在店里做青团,有的采用浆麦草,有的采 用青艾汁,也有用其他绿叶蔬菜汁和糯米粉捣制 而成。
青团的馅也有很多不同口味。最为常见的 是甜口的豆沙馅,除此之外,甜口的有莲蓉、芝 麻、香芋等,咸口的有蛋黄、肉松等。江南人的青 团一般喜欢做成甜口的,就是麻心、豆沙这些馅 儿。
青团的做法并不复杂,选用清明节前颜色翠 绿、最为鲜嫩的艾草。先将择好洗净的嫩艾放入 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 做成呈碧绿色的面胚。在家里,我们可以选择用 榨汁机,将嫩艾加少量水榨成青汁,放少量盐,入 锅煮沸,去除涩味,然后混入糯米粉揉成碧绿色的 面胚。
面胚摘成大小相同的面团,搓成圆形,逐个按 扁,包入豆沙馅等馅料,捏拢收口,搓成圆球,青团 生坯即成。
笼内铺上湿布,放入青团生坯,上锅蒸约 15 分钟至熟即可。
刚蒸好的青团虽然有一点黏,却也不沾牙齿, 软软糯糯、筋道,又带着馅儿的香甜气息,沁人心 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