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日期:2013-03-29 字号:

  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有关要求,由通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信息办理情况、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其他需报告的事项等七部分内容。

  一、概述

  一年来,通山县把推行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提高权力运行透明度、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加强党风政风建设的重要手段。逐步将“透明行政”的理念贯穿到政府行为的各个方面,方便了群众,改进了机关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工作透明度,改善了全县对外开放环境,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12年,通山政府门户网站被评为“湖北省十大便民网站”。

  2012我县从加强组织领导、规范运作、拓宽渠道三项工作入手,不断拓展政务公开工作基础,为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是迅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全国、全省政府信息公开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召开全县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对会议精神和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部署情况及工作要求进行了全面传达贯彻,并结合实际,对我县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强调、再部署。二是及时调整充实工作机构。根据县领导及各单位人员调整情况,及时调整和补充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并按照“谁公开、谁审核、谁负责”的工作原则,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落实了工作职责。

  (二)规范建设,提高质量。

  一是严格执行全县政务公开制度,规范公开主体。除安全和保密部门外,全县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具有行政职能的行政管理单位或事业单位,全部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二是按照政务公开要求,规范公开内容。我县明确要求,除涉及党和国家机密外的所有事项,都要公开;凡是政府规范性文件,都要通过各种方式让群众知晓;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社会最敏感、最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的“热点”问题,要作为公开的重中之重。凡是与基层单位和群众直接接触的,具有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职能和从事社会服务的部门,都要把办事标准、程序、时限、执法主体、依据、内容、责任和办事纪律、投诉渠道、举报监督电话等向社会公开,需要公开办事结果的还要公开办事结果。三是规范公开程序。根据公开内容的不同,规定了操作性强的政府信息公开程序,以保证公开内容的真实性。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决算等重要内容,要经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公开;重要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必须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后公开;各级政府及部门在决定或办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之前将方案预公开,在充分听取意见进行调整、修改后,再正式公布。

  (三)用好载体,拓展渠道。

  在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栏这一公开形式的基础上,按照便利、实用、有效的原则,积极创新政务公开新载体、新形式,使政务公开的形式灵活多样。

  一是拓展公开形式。依托政府门户网站,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网上政务公开。把通山政务网作为公开政府信息的重要途径,开设了政务信息、政务公开等专栏,内容涵盖法规规章、政府文件、招商引资、办事指南等政务信息资源。完善了“党务政务互动”栏目和县委书记信箱、县长信箱,《政务互动》栏目自2012年1月1日0:00时至2012年12月31日24:00时,共计收到来信2602封,有效信件2575封,无效信件27封。其中:投诉1321封、咨询471封、求助364封、建议180封、举报125封、意见93封、其他21封,回复率达到98%。同时,中国通山网被评为“全省十大便民网站”。二是借助新闻媒体公开。县级党务、政务通过政府中心广场显示屏,每天公开一次党委、政府的重要信息。县电视台开辟了“廉政风”专栏和“阳光政务台”等栏目,定期播出党务、政务、村务等“五公开”相关信息。在通山周刊设立争创党风廉政示范县专题,宣传党务、政务、村务等“五公开”先进典型122例。三是建立和推广乡镇政务服务、村财监审、招投标服务“三个中心”。通过印发办事手册和一次性告知单,以及设立政务公开专栏、办事大厅等形式和渠道向社会公开,为群众提供常年的便利服务,让各职能部门的运作情况置于“阳光”下,防止了暗箱操作等问题。在实际操作中,针对不同内容科学设定公开形式,准确把握政务公开的共性要求和个性特点,坚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简便使用的原则进行立体公开,最大限度地扩大政务公开覆盖面,提高群众参与率,增强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四)加强督查,严肃纪律。

  一是加大督查指导力度。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每年对各乡镇和县直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指导,及时反馈检查结果,刊发督查通报2期。二是认真抓好问题整改。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找源头,实行分类指导,督促其限期整改到位。对不能及时整改的单位全县通报。同时,查找不足,抓好信息发布工作,努力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质量。三是大力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大力建设全县的电子监察系统,积极争取与市电子政务平台对接,实现对行政审批运行过程的实时监控、预警纠错和绩效考评,着力构建行政监察与电子监察、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相结合的立体监督网络,积极推动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及其领导、工作人员依法高效履责,全面公开各级政府部门的服务内容、政策依据、办事程序、申报条件、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办理结果及服务人员相关信息,接受群众监督。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2 年,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各类政府信息6245条。及时公开以县政府和县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的符合公开要求的文件56个,其中通政发文件13个,通政办发文件19个,通政办函文件2个,政府情况通报7个,政务督查通报15个;主动公开行政审批信息2万余条,表格下载271项,办事指南信息200多项。

  三、依申请公开信息办理情况

  2012年,县政府办公室收到民众递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件,已按期回复申请人。

  四、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2年,县政府办公室未收取与政府信息公开相关的信息复制、邮寄等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

  2012年,我县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公开政府信息,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发生。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2年,我县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主动公开内容还不够全面,依申请公开信息办理工作宣传不到位,信息公开内容界定标准不够明确、网站建设和综合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2013年,我县将进一步加强组织引导工作,通过会议及培训信息员的形式强化各地各部门的公开意识,并进一步深化公开内容。

  一是深化认识。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各级相关文件的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把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依法公开政府信息纳入日常工作,不断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深化认识,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把推行政务公开制度作为政府效能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层层建立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优化服务。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理顺信息公开的处理程序。将认真对照《条例》确定的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及时发布和更新依法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并做好答复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充分利用好政府网站这一平台,实现所有的政务信息全部上网公开,切实提高办事透明度。三是加强培训。进一步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能力,保证公开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全面。四是抓好创新。继续探索建立全县政务公开检验评估体系,将内容真实全面、形式灵活多样、程序严谨规范、时限符合要求、责任具体到位、制度完整配套、成效明显提高等要素细化为评价工作成效的具体指标,通过各级领导班子自评、干部群众民主测评和政府统一考评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估。切实增强政务公开工作透明度,扩大干部群众参与度,提高群众满意度。

  七、其他需报告的事项

  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止,电子版可以在通山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tongshan.gov.cn)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通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0715—2364748。

  2013年2月21日

  

责任编辑:admin
附件: